简介

高楼米线,是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高楼村独有的民间技艺,是以米为线缀连成的各种形状的艺术作品。高楼米线的起源可追溯至清朝末年,民国时期最为鼎盛。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高楼米线于2018年正式列入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6月,福州高楼米线非遗传承基地被评为“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示范基地”。

历史渊源

高楼米线,是福州市长乐古槐镇高楼村独有的民间技艺,起源可追溯至清朝末年,民国时期最为鼎盛。2018年正式列入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工艺特征

玲珑洁白,栩栩如生。

工艺流程

精心挑出最合适的米粒,再把米糊挑一点放指甲盖上,镊子夹住一粒米,蘸点米糊,倾斜粘住底座,约一分钟后,再粘第二粒、第三粒,制成立体三角形……

传承保护

高楼米线,是福州市长乐古槐镇高楼村独有的民间技艺。它出现的历史已有上百年,由于各种因素,期间断档与空白近70年时间。后来,“80后”青年陈国锐将消失超过半个世纪的民间技艺摸索着重新恢复,他是高楼米线的代表性传承人。

社会影响

高楼米线于2018年正式列入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福州“古老又年轻”的非遗项目

传承人陈国锐认为,仅有他一人会做高楼米线,远不能让高楼米线长久留存。后来,在多方的推动配合下,古槐中心小学成立福州高楼米线传习基地,陈国锐担任这一技艺的传承教学老师。当地的小学生不仅了解了这一传统,孩子们还创意地将色彩带入到高楼米线的制作当中。

陈国锐表示,为了推广这一技艺,他还会多参加一些省内外的展会,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技艺的存在。海外的话,高楼村有很多在外的华侨,他们有考虑通过海外同乡会去联络,把这一项技艺带到海外去展示。

2020年6月,福州高楼米线非遗传承基地被评为“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示范基地”。但是,高楼米线的传承、发展之路依然路漫漫其修远兮。

*类型:
*标题:
请选择
  • 简介
  • 历史渊源
  • 工艺特征
  • 工艺流程
  • 传承保护
  • 社会影响
  • 新增标题
*内容:
语音文件
文件要求:MP3
完善信息,绑定手机号可以获得20积分哦~
亲~您确定要退出登录吗?
绑定成功

获得 20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