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洞古人类遗址
  • 简介

    穿洞遗址为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和稍晚的史前期遗址。在贵州省普定县城西南约5公里的新寨村一孤山上。洞穴因南北对穿而得名。1978年贵州省博物馆调查发现,1979年试掘,1981年和198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贵州省博物馆合作,先后作了两次系统发掘。穿洞遗址系石灰岩溶洞,高9米,宽13米,深18米。洞内文化层已被破坏。发掘区在洞前沿的岩厦内,已挖的文化层厚约3米(未到底),可分为上、下两部,发现了丰富的用火遗迹,大量的石制品和骨器以及近百件的人类遗骸等。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字来源:中国园林网)

穿洞古人类遗址
  • 人类化石

    人类化石都出自上部地层,包括完整的头骨一具以及上、下颌骨、单个牙齿和部分体骨,至少分属于5个老年、中年、青年和儿童个体。1982年发现于第4层的头骨保存较完好,系一女性青年个体。穿洞遗址出土的人类化石的形态特征多数具有现代人形态特征,与山顶洞人、柳江人和资阳人同属晚期智人亚种。

    (文字来源:中国园林网)

穿洞古人类遗址
  • 器具动物化石

    石制品已找到1万余件,绝大多数来自上部地层,除石片和石核外,石器类型有砍砸器、尖状器和刮削器。骨器以骨锥为主,还有骨铲和骨棒等以及少数刮制的鹿角铲。骨、角器总数近千件,骨器类型多,器形周整,磨制精工,为国内少见。骨角器也主要出自上部地层。用火遗迹包括上、下部的几个灰烬层、火堆遗迹以及数以万计的烧骨和少量的烧土块、炭屑和烧石。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熊、虎、犀牛、鹿和麂等10余种,基本上都是现生种。

    (文字来源:中国园林网)

穿洞古人类遗址
难度:
判断题 穿洞古人类遗址被中科院专家们誉为亚洲文明之灯。
提交
答案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穿洞古人类遗址
难度:
多选题 穿洞古人类遗址出土的古器有:
提交
答案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穿洞古人类遗址
难度:
单选题 穿洞古人类遗址发掘时间:
提交
答案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类型:
*标题:
请选择
  • 新增标题
*内容:
语音文件
文件要求:MP3
新手机号,需要先进行读者证/统一账号绑定才可登录哦~
完善信息,绑定手机号可以获得20积分哦~
亲~您确定要退出登录吗?
绑定成功

获得 20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