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茶油
  • 简介

    常宁是全国油茶核心分布区,油茶种植面积大,茶油产量高,品质优良,自古享有美誉,“常宁茶油”因“常宁”独特的地域条件而得名。湖南是全国油茶的中心产区,油茶面积和茶油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0.8%、46.5%,均居全国第一。常宁油茶面积78.8万亩,占湖南省油茶面积4.1%,占全国种植面积1%。常宁茶油产量达5000吨,占湖南省茶油产量4.2%。1981年常宁上交国家茶油4.12万担,居全国首位,常宁获得“茶油之乡”的美誉,“常宁茶油”因其油质好,油性稳定、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而著称,获原商业部授予的“金杯奖”殊荣,“常宁茶油”因此享誉全国,“常宁茶油”的叫法也一直被保存下来,并沿用至今。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南省委原书记张春贤在考察常宁茶油产业时说:“中国油茶看湖南,湖南油茶看衡阳,衡阳油茶看常宁”。

    (文字来源:湖南省林业局官网)

常宁茶油
  • 种植沿革

    常宁油茶栽培有20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木栗,一作木夏,即油茶树叶类茶而厚硬,树丛生不大,可干坚致,烧炭耐久,子榨油曰茶油”,又载“一种树高丈余,矮亦五、六尺,冬初开白花,花落结子,约李子大,曰茶子,寒露节采名寒露子,霜降节采名霜降子,焙干去壳榨油,食用胜猪油”。在清代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据同治三年(1864年)《常宁县志》记载:“山茶,易收榨油,获利甚大,脊土之民,莳以易谷,其渣日枯,可为炊,亦可御寒,早在清朝时期茶油就是常宁外销的主要商品”。新中国成立后,油茶山回到了农民群众手里,解放了生产力,人民政府大力提倡和扶持油茶生产,油茶生产恢复发展很快,产量逐步提高,至1957年全县产茶油达到3.50万担。七十年代,常宁建设保水、保土、保肥的油茶“三保地”改造老林,茶油产量逐年提高,从1971年起连续三年获得年产油茶5.3万担以上的好收成。1976年常宁被确定为湖南省油茶生产基地县,每乡配备油茶培植员,建立了常宁县荫田油茶科研所,开展油茶科学试验,采取选、引、育、繁相结合,为油茶生产培育良种。

    (文字来源:湖南省林业局官网)

常宁茶油
  • 产业发展

    近年来,常宁市乘国家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建设东风,为挖掘“常宁油茶”品牌,提升“常宁油茶”品质,把常宁茶油作为名片来打造,把茶油产业作为农业两大政府主导产业来抓,围绕建成中国油茶第一市的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新造与低改相结合,推进产业发展。在2020年以前,建成一个百万亩高产油茶基地、一个知名品牌的油茶加工龙头企业、一个以油茶为主的食用油交易市场、一个油茶生态文化园、一个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并规划了一条产业链、两条油茶产业示范带和三个油茶产业群。2008年在全国率先举办“中国常宁油茶旅游文化节”,2012年,由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湖南省人民政府、中粮集团在常宁共同主办了第三届油茶旅游文化节,为提升茶油产业提供了一个平台,对湖南乃至全国茶油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文字来源:湖南省林业局官网)

常宁茶油
  • 荣誉称号

    继2009年承办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后,2010年又参与承办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同年常宁市人民政府与中粮集团正式签约,标志着世界500强的央企——中粮集团入驻常宁,建成年产2万吨精制茶油加工厂,倾力打造常宁茶油特色品牌。常宁先后确定为“中国油茶之乡”、“湖南省油茶重点基地建设(县)市”、“全国油茶产业建设示范市”、“国家油茶标准化示范区”、“茶油生产大县”等荣誉称号。2013年常宁被授予“国家油茶生物产业基地”,这是全国第一个油茶生物产业基地,对常宁茶油产业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由于常宁茶油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不仅售价比周边地区高30%,而且供应不求。同时常宁茶油也获得国家相关行业部门和湖南省授予的“2012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金奖”、“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湖南省农博会金奖”。

    (文字来源:湖南省林业局官网)

常宁茶油
难度:
判断题 常宁茶油, 湖南省湘潭市特产,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提交
答案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常宁茶油
难度:
判断题 2014年12月24日, 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常宁茶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提交
答案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类型:
*标题:
请选择
  • 新增标题
*内容:
语音文件
文件要求:MP3
新手机号,需要先进行读者证/统一账号绑定才可登录哦~
完善信息,绑定手机号可以获得20积分哦~
亲~您确定要退出登录吗?
绑定成功

获得 20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