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辉清真寺
文物年代:清代
权属性质:集体所有
地理坐标:东经109°26'41.8"北纬109°26'41.8"海拔4.8m
测点说明:清真古寺大门外台阶1米处
保护级别:三亚市文物保护单位
评定时间:1990年1月17日三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三亚市文物保护单位
本体构成:寺院一座,办公储物楼一栋,水井一个,碑一通。
文物现状:清真寺为钢筋混凝土建筑,坐西朝东,拜殿面阔三间,正中起穹窿顶,左右出廊,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寺院右侧前20米立乾隆十八年(1753年)“正堂禁碑”一通,碑高200、宽58厘米,碑文内容记载官府规定番民捕鱼、农牧生产范围及违犯处罚等事项。
历史沿革:清真寺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据清初《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记载,始建回辉清真寺;1920年修建成钢筋水泥结构,大殿的造型呈八角形,“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1981年在原址重建 ,1981年重建,1986年香港伊斯兰教徒捐款30万对其扩建。1990年1月17日三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三亚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9月份,遭强热带台风“达维”的影响,原清真寺被淹于洪水之中,寺内设施惨遭毁坏。2010年,在三亚两个回族村和各界穆斯林人士帮助下重建清真寺。2012年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扩建重修,整体建筑形式吸收了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成为羊栏地区最为壮观的清真寺之一。
价值评估:回辉清真寺是三亚市穆斯林作为礼拜公共场所较早的建筑之一,重建后的建筑形式传承了阿拉伯寺院的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该建筑是三亚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数据来源: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