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北宋建昌军南丰(今抚州市南丰县)人,字子固,谥号文定,世称“南丰先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时人评他“其所为文,落纸辄为人传去,不旬月而周天下,学士大夫手抄口诵,唯恐得之晚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字来源:丰南县人民政府官网)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北宋建昌军南丰(今抚州市南丰县)人,字子固,谥号文定,世称“南丰先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时人评他“其所为文,落纸辄为人传去,不旬月而周天下,学士大夫手抄口诵,唯恐得之晚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字来源:丰南县人民政府官网)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文字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官网)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建秀,自号诚斋野客,宋吉州吉水(今吉水县黄桥乡)人。
(文字来源:吉安市人民政府官网)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概述图来源:中华英烈祠)
汤显祖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
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明万历十九年(1591)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汤显祖有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其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晏几道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
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一度掌理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直言斥责宦官董宋臣,讥讽权相贾似道而数度沉浮,在三十七岁时自请致仕。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被宋廷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在援救常州时,因内部失和而退守余杭。随后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与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主帅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旋即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因建策不被采纳而赴南剑州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在五坡岭被俘,再被押解至元大都,囚禁达三年之久,屡经威逼利诱,誓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明代时追赐谥号“忠烈”。
解缙
解缙(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学家。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解缙自幼颖悟绝人,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
陈寅恪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男,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文廷式
朱 熹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姜夔
姜夔(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杭州西湖,卒葬西马塍。
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刘过
王贞白
来鹄
黎廷瑞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大江东去(题项羽庙)
鲍鱼腥断,楚将军、鞭虎驱龙而起。空费咸阳三月火,铸就金刀神器。垓下兵稀,阴陵道隘,月黑云如垒。楚歌B278发,山川都姓刘矣。
悲泣热芝糊呼醒虞姬,和伊死别,雪刃飞花髓。霸业休休难不逝,英气乌江流水。古庙颓垣,斜阳老树,遗恨鸦声里。兴亡休问,高陵秋草空翠。
蝶恋花(元旦弃验嫌)
密炬瑶霞光颤酒。翠柏红椒,细翦青丝韭。且劝金樽千万寿。年时芳梦休回首。
小雨轻寒风满袖,下却帘儿,莫遣梅花瘦。万点鹅黄春色透。玉箫吹上江南柳。
八声甘州(金陵怀古)
恨巨灵、多事凿长江,消沈几英雄。恨乌江亭长,天机轻泄,说与重瞳。更恨南阳耕叟,撺掇紫髯翁。一弹金陵土,战虎争龙。
杯酒凤凰台上,对石城流水,钟阜诸峰。问六朝陵阙,何处是遗踪。后庭花、更无留响,渺春潮、残照笛声中。悲欢梦,芜城杨柳,几度春风。
水龙吟(金陵雪后西望)
不知玄武湖中,一瓢春水何人借。裁冰翦雨,等闲占断,桃花春社。古阜花城,玉龙盐虎,夕阳图画。是东风吹就,明朝吹散,又还是、东风也。
回首当时光景,渺秦淮、绿波东下。滔滔江水,依依山色,悠悠物化。璧月琼花,世间消得,几多朝夜。笑乌衣、不管春寒,只管说、兴亡话。
南乡子(乌衣园)
醉罢黑瑶池。渺渺春云海峤归。画栋珠帘成昨梦,谁知。百姓人家几度非。
相对语斜晖。肠断江城柳絮飞。再见玉郎应不认,堪悲。也被缁尘染素衣。
清平乐(舒州)
秋怀骚屑。卧听萧萧叶。四壁寒蛩吟不歇。旧恨新愁都说。
疏疏雨打栖鸦。月痕犹在窗纱。一夜西风能紧,明朝瘦也黄花。
浪淘沙(惜别)
别易见时难。万水千山。参商烟树暮云间。料想凤埋颈腊凰城里梦,夜夜归鞍。
杨柳上楼闲。倚遍阑干。东风翦翦雨珊珊。落尽桃花无可落,只管春寒。
浣溪沙(送别)
一曲离愁浅黛嚬。云帆渺渺下烟津。山长水远客愁新。
柳絮低迷千里梦,桃花荡漾一江春。小楼疏雨可怜人。
祝英台近(闺怨)
彩云空,香雨霁。一梦千年事。碧幌如烟,却扇试新睡。恁时杨柳阑干,芙蓿池馆,还只似、如今天气。
远山翠。空相思,淡扫修眉,盈盈照秋芝催良只水。落日西风,借问雁来未。只愁雁到来时,又无消息,只落得、一番憔悴。
水调歌头(寄奥屯竹庵察副留金陵约游扬州不果)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诗翁那得有此,天地一扁舟。二十四番风信,二十四桥风景,正好辨胶殃淋及春游。挂席欲东下,烟雨暗层楼。
紫绮冠,绿玉杖,黑貂裘。沧波万里,浩荡踪迹寄浮鸥。想杀南台御史,笑杀南州孺子,何事此淹留。远思渺无极,日夜大江流。
满江红(赋竹樽)
千亩君封,新移就、美泉天禄。形制古,椰樽嫌窄,瓠壶嫌俗。爱酒步兵缘业重,平生所愿何时足。再来生、竟堕此林中,充其腹。
秋入洞,鉴金筑。春出户,跳珠玉。想宜城九酝,叶光凝绿。驴背夕阳同倒载,醉乡只在E059B552谷。问东坡、何独饮松醪,还思肉。
糖多令
月涧禅师不应,放棹东湖,夜色皎然。见心用龙洲少年游韵赋词,因次韵\\
回棹百花洲。迢迢碧玉流。听笛声、何处高楼。如此江山无此客,虽有酒、奈何秋。
呼月出云头。问渠能饮不。笑人间、元自无愁。可惜月翁呼不出,呼得出、载同游。
朝中措(送春)
游丝千万暖风柔。只系得春愁。恨杀啼莺句引,孤他语燕攀留。
纵然留住,香红吹尽,春也堪羞。去去不堪回首,斜阳一点西楼。
眼儿媚(寓城思归竹庵留行赋呈)
暖云挟雨洗香埃。划地峭寒催。燕儿知否,莺儿知否,厮句春回。
小楼日日重帘卷,应是把人猜。杏花如许,桃花如许,不见归来。
诉衷情(濡溪悼旧)
曲屏深甩跨院赴幽期。心事梦云知。佩环零乱何处,江上草离离。
日平西,天似幕,月如眉。依稀还记,两岸杨花,送上船时。
贺新郎(落星寺)
帆影斜阳里。与芦花、分风飞过、落星遗此。瓦老苔荒钟鼓陋,斑剥残碑无几。想此处、阅人多矣。天上白榆犹落去,况人间、一瞬浮花蕊。问五老,笑而已。
仙翁当日曾挥尘。拍阑干、浩歌音响,振鱼龙耳。九十余年无人问,遗韵半江烟水。慨宇宙、风涛如许。安得六丁移此石,去横身、作个中流砥。长唱罢,冥鸿起。
青玉案(泛大江)
巨舟双舻鸣鹅鹳。千万顷、玻璃面。宇宙浮萍堪永叹。黄唐开辟,秦隋争战。不把江山换。
芦花新雪秋撩乱。何处渔舟起孤筦。一片古愁萦不断。平沙矮树,溪烟荒岸。落日西风雁。
酹江月(题永平监前刘氏小楼)
远山如簇,对楼前、浓抹淡妆新翠。应是西湖湖上景,移过江南千里。旧日春光,重归杨柳,苒苒黄金缕。市声分付,画桥之外流水。
最好叠观泥金,危城带粉,文笔双峰倚。烟寺晚钟渔浦笛,都入王维画里。欹枕方床,凭阑往古,世界浮萍耳。湖天风紧,白鸥欲下还起。
酹江月(呈谭龙山)
锦袍何处,向旧江、衰草寒芦萧瑟。瀛馆叠探说神仙挥玉尘,唤醒诗酒魂魄。走电飞虹,惊涛触石,举目乾坤窄。油然归去,短篷多载风月。
好在雨外云根,水边石上,鸥鹭盟重结。见说西湖湖上路,香沁梅梢新雪。驾白麒麟,鞭青鸾凤,次第孤山客。吾今西啸,寄诗先与逋仙说。
一翦梅(菊酒)
小小黄花尔许愁。楚事悠悠。晋事悠悠。荒芜三径渺中洲。开几番秋。落几番秋。
不是孤芳万古留。餐亦堪羞。采亦堪羞。离骚赋罢酒新篘。醒也风流。醉也风流。
水龙吟(九日登城)
荒城落日西风,满街芳草无行路。楼台羽化,萤飞故苑,蛩吟残础。不减承平,半湖秋月,隔溪烟树。慨江南风景,一朝如许,教人恨、王夷甫。
对酒强推愁去。酒醒来、愁远如故。青萍三尺,阴符一卷,土花尘蠹。试问黄花,花知余否,沈吟无语。拍阑干,空羡平沙落雁,沧波归鹭。
清平乐(雨中春怀呈准轩)
清明寒食。过了空相忆。千里音书无处觅。渺渺乱芜摇碧。
苍天雨细风斜。小楼燕子谁家。只道春寒都尽,一分犹在桐花。
秦楼月(梅花十阕)
云根屋。东风四壁花如玉。花如玉。水仙伤婉,山矾伤俗。
高标懒趁时妆束。一丘一壑便幽独。便幽独。商山四皓,首阳孤竹。
秦楼月
罗浮暮。青松林下相逢处。相逢处。缟衣素袂,沈吟无语。
行云飞入瑶台路。梦回飘渺香风度。香风度。参横月落,几声翠羽。
秦楼月
叶叶里。一枝冷浸铜瓶水。铜瓶水。飞英簇簇,砚屏香几。
夜阑雪片敲窗纸。半衾芳梦相料理。相料理。梨花漠漠,江南千里。
秦楼月
春脉脉。含章檐下妆宫额。妆宫额。也还点画,村烟茅结。
人间天上俱清绝。风流大似东坡客。东坡客。玉堂如玉,雪堂如雪。
秦楼月
红苞拆。巡檐一笑风情别。风情别。广平空道,心肠如铁。
灞桥更有狂吟客。短鞭破帽貂裘窄。貂裘窄。瘦驴卓耳,一鞍风雪。
秦楼月
春来了。孤根矫树花开早。花开早。水村山郭,嫩红清晓。
陇头休处鳞鸿杳。一枝欲寄行人少。行人少。大江南岸,北风低草。
秦楼月
齐山顶。扫开残雪簪花饮。簪花饮。樽前人唱,暗香疏影。
枝南枝北迢迢恨。春风旧梦难重省。难重省。小窗斜月,薄酲残醒。
秦楼月
花孤冷。海棠聘与花应肯。花应肯。海棠只是,无香堪恨。
香无却有仙风韵。能争几日芳期近。芳期近。东风何事,不留花等。
秦楼月
醒人眼。一枝玉雪疏篱晚。疏篱晚。精神旷逸,风姿凝远。
幽香零乱无人管。依依春恨天涯满。天涯满。霜城戍角,月楼羌管。
秦楼月
横梢翦入生绡墨。翠阴青子盈盈结。盈盈结。淡烟微雨,江南三月。
张子房
早见沧海君,晚师黄石公。 力士不得力,驱使芒砀龙。
仁义以为椎,气盖百代雄。 一击函谷碎,再击乌江空。
从容一筹毕,全汉酬其功。 何乃不自知,而以留见封。
酂侯辱械系,淮阴叹藏弓。 彼皆为人役,讵敢望此翁。
辟谷岂其然,视世与谷同。 可怜商山老,亦堕子术中。